close

柬埔寨投資土地中國時報【專訪林志勳】

「電影路上,我大哥一直是在我旁邊耳提面命,告訴我哪裡要注意。 我受他的教誨,在他身旁長大, 因為有他,我才有今天在電影上的成就,一直很感念他。」

「台灣電影教父」李行23日出席大哥李子弋告別式,談到大哥,神情流露不捨,「我們家四兄弟,我排行老三,二哥和三弟相繼過世,這些年來剩下我和大哥相依為命。」李子弋疼愛李行,和父親辛苦熬過經營《自立晚報》初期的動盪和資金困頓,待情勢緩轉後,支持李行成立「自立電影公司」。李行說,自己在電影一路上的成就,都因有大哥的引領和指導。

因體悟起而行改名

李行本名李子達,他年輕時是演員,並非一開始就立志當導演,劇團演員時期的他「從做當中學習」,在舞台、片廠實際經驗中成長,終於在電影圈一展長才。他體悟,凡事不能空有理想,想要達到目標,必須起而行,因此改名李行,且他改名獲父母親和大哥的同意和認可才實行,「他們都覺得我的想法非常好,不能光說不練,一定要起而行,鼓勵我朝這方向發展。」

李行在「自立電影公司」時期,重要的電影作品有《兩相好》、《街頭巷尾》等。《兩相好》描述外省籍中醫師陳奚亭從中國大陸遷居來台灣,並在本省籍的西醫黃習明的診所隔壁開業;《街頭巷尾》則講述在都市角落的違建雜院,石三泰與陳阿發從大陸來到台灣,居住在大雜院裡與本省族群一同生活,彼此照料生活。兩部電影「健康寫實」的風格,影響了近代台灣電影的發展。李行說:「因為有《街頭巷尾》之後,才有在中影公司健康寫實的《蚵女》和《養鴨人家》。」

電影路兄耳提面命

李行的重要作品《秋決》,在1972年橫掃金馬獎最佳劇情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配角、最佳彩色攝影獎5獎項,他說電影能成功,全因大哥李子弋指導,「我的重要作品,開拍之前,都要獲得家兄的認同。」李子弋理解李行創作目的和表現手法後,從旁給建議,「電影路上,我大哥一直是在我旁邊耳提面命,告訴我哪裡要注意。我受他的教誨,在他身旁長大,因為有他,我才有今天在電影上的成就,一直很感念他。」

李行父親李玉階是天帝教創始人,畢生致力兩岸交流;大哥李子弋離開媒體後,轉往淡江大學教授國際關係和戰略,也對兩岸學術交流貢獻良多,李行深受父兄影響,將兩岸電影交流當成畢生志業,奔走不遺餘力,「我父親90歲大壽時,將親友祝壽金用來成立基金會,推動兩岸文化交流,臨終前,不能講話了,手也不能寫了,還要勉強拿筆顫抖寫下『中華一家』。」李行秉承父親遺志:「兩岸都是一家人,我今年87歲了,我想,有生之年,只要我能活存的一天,都要繼續推動兩岸電影交流,我要告訴台灣年輕一代的電影創作者,你們的前途、你們的市場在大陸,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在做。」

遺憾未見最後一眼

李行和李子弋感情好,兄弟倆比鄰而居,平常一周都會見面相談5、6次,李子弋近年身體健康不佳,時常進出醫院,李行更是不辭辛勞常到醫院陪伴。他18日下午3點去榮總探望大哥,下午4點半離開,搭捷運剛回到家,晚上6點就接獲醫院病危通知,又再度趕到醫院,「現在想想很遺憾,心裡非常難過,他過世前我才剛離開他,為什麼自己不多陪他幾個小時,就可以送他了。」


本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追思李子弋念念手足情-李行-圓父夢承兄志-有大哥才有今天的我-215009679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郁人羹妙湍鑼寒 的頭像
    林郁人羹妙湍鑼寒

    ro4davidppyx的部落格

    林郁人羹妙湍鑼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